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 行业信用 > 行业信用

厚植诚信文化 筑牢信用根基

发布时间: 2025/09/17| 来源:迭部县| 专栏:行业信用|

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,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。今年以来,各地紧紧围绕新时代诚信文化建设要求,以机关、学校、园区等为重点领域,系统谋划、多措并举,深入开展诚信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,全面推动诚信理念融入日常、化为习惯,着力营造“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”的浓厚氛围,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。

调研摸底先行,机关示范走在前。机关单位坚持以“诚信履职、廉洁从政”为核心,通过深入调研和全面摸底,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与诚信意识现状,针对性开展多层次、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。各地组织签订诚信承诺书,举办廉政党课和法律法规专题学习,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,推动公职人员依法履职、秉公用权、守信践诺。一批单位还建立诚信档案,将诚信表现纳入考核内容,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,提升政府公信力,有效发挥机关在诚信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教育引导先行,学校育人植根基。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主阵地,坚持把诚信文化深度融入德育体系,构建起课程教学、主题活动、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。通过开设诚信专题课程、组织主题班会、开展诚信征文、演讲比赛和“诚信考场”实践,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“言行一致、诚实守信”的价值观。众多学校积极选树师生诚信典型,传播身边诚信故事,营造出“人人讲诚信、时时守信用”的校园文化氛围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夯实道德根基。

服务融入先行,园区兴商优环境。园区和企业领域聚焦“诚信兴商、合规经营”,通过主动服务、融入管理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各地开展信用政策宣讲、诚信企业评选、信用修复辅导等服务,指导企业建立内部诚信管理制度,加强合规培训,完善信用档案。部分园区创新推出“诚信名片”“红黑榜”等机制,实现信用信息共享,推动形成“守信得益、失信受限”的良性循环。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,提升了企业信用水平和综合竞争力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当前,诚信文化宣传已初步形成多方参与、多域联动、多层次推进的良好局面。下一步,将继续拓展宣传深度与广度,推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,进一步创新载体形式,促进诚信文化融入行业管理、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。要重点加强诚信教育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,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,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诚信、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,为构建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

无障碍阅读
适老模式
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下载
信用修复
我要建议
  • 我要咨询